在ITIL(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框架中,服务请求是指用户或用户授权代表发起的服务动作的请求,该服务动作已约定为服务交付的正常部分。服务请求管理是ITIL中的一个重要实践,其目的是通过有效、友好的方式处理所有约定的、用户发起的服务请求,以此来支持约定的服务质量。
服务请求的类型
• 信息请求:例如查询某个系统的使用方法.
• 资源或服务访问请求:例如申请新的用户账号或访问权限.
• 标准变更请求:例如软件升级或硬件更换。
服务请求管理的关键要素
• 服务目录:服务目录是所有IT服务的存储库,用户可以从服务目录中选择需要的服务请求。
• 请求履行流程:服务请求通常通过请求履行流程与服务台一起管理。请求履行包括从接收请求、验证需求、处理执行到关闭反馈的完整闭环。
• 自动化和自助服务:为了提高效率和用户体验,服务请求的处理应尽可能自动化,并通过自助服务门户等渠道提供给用户。
服务请求与事件的区别
• 服务请求是用户对提供某物的正式请求,通常是预定义的,风险较低,不需要多次批准。
• 事件是指IT服务的计划外中断或服务质量的下降,通常需要紧急响应。
实施建议
• 建立清晰的服务目录: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找到并选择所需的服务请求.
• 优化请求履行流程:确保流程高效、标准化,并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服务类型的特定需求。
• 加强沟通与反馈:向用户提供清晰的服务请求状态沟通,及时反馈处理进展。
通过有效的服务请求管理,组织可以提高服务交付的效率和质量,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体验。
1.进入事件管理
位置:服务申请>>服务目录 、 我的收藏
点击事件管理申请,进入如下界面;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相关信息,选择该事件的受理组以及受理人,点击“下一步”;
在工单管理,所有工单里面检查到新建的工单,可以催办,也可以查看整个事件的流程图;
以服务台的身份登录系统,可对工单进行保存、终止、受理等操作;
如服务台可以解决,点击“受理”按钮,选择处理完成,填写处理的相关信息,
如不能够解决,选择工程师处理,选择受理组和受理人,点击下一步即可;
以工程师的身份登录系统,查看工单,如问题能得以解决,填写处理信息,选择处理完成;
如不能解决,继续转派工单给到经理组;
以经理的身份登录系统,查看工单,如问题能得以解决,填写处理信息,选择受理组人员,点击下一步;
工单重新回到发起人用户,
重新回到用户的角色,填写处理结果;
整个环节结束。
注意:工单受理给某组或某人,就以某组或某人的身份登录系统,对工单进行处理。
2.变更管理
位置:服务申请>>服务目录 、 我的收藏
点击点击“变更管理”申请,进入如下界面;进入变更管理申请填写必要信息,*号为必填项。
点击[下一步]流程执行成功。双击可查看信息通过受理人账号进入系统处理工单。
通过[我的待办]进入待处理工单列表,双击进入详情。
填写信息,执行[下一步]
期间可通过[流程图]按钮查看流程轨迹及流程图。
填写审核意见,执行审批信息并交指定人员实施变更。
填写实施信息,并提交至变更回顾。
执行关闭流程。
在流程执行的任何环节责任人可对知识进行查询、日志跟踪、附件上传。
已关闭变更管理可在[所有工单]中查看。如下图
3.知识管理
位置:服务申请>>服务目录 、 我的收藏
点击“知识管理”
填写知识流程信息,并交知识经理审核。
知识经理进行审批,填写审批填写的信息。
执行审批成功,知识完成并关闭。在知识库>>知识全文检索中进行查询。
配置流程注意
选择流程步骤
配置流程中所有环节下方的线路。
配置处理人
系统提供两种执行方式,自动执行和手动执行。
自动执行:流程点击[下一步]前无需选择受理组、受理人,系统将按照指定的配置人员进行分派工单。
手动执行:流程在点击[下一步]前需进入人为选择受理组、受理人,系统可预先执行受理组范围。
其中自动执行中分为固定分派和执行到某一环节最后一次处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