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S(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Standard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简称ITSS)是一套体系化的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库,全面规范了信息技术服务产品及其组成要素,用于指导实施标准化的信息技术服务,以保障其可信赖。
ITSS的来源
ITSS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的指导下,由信息技术服务(以下简称“IT服务”)标准工作组组织研究制定的,是我国IT服务行业最佳实践的总结和提升,也是我国从事IT服务研发、供应、推广和应用等各类组织自主创新成果的固化。
ITSS的原理
ITSS规定了IT服务的组成要素和生命周期,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其核心内容充分借鉴了质量管理原理和过程改进方法的精髓,如下图所示:
IT服务的组成要素:包括人员(People)、流程[1](Process)、技术(Technology)和资源(Resource),简称PPTR。
IT服务的生命周期:包括以下阶段:规划设计(Planning & Design)、部署实施(Implementing)、服务运营(Operation)、持续改进(Improvement)和监督管理(Supervision),简称PIOIS。
其中:
规划设计:从客户战略出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参照ITSS对IT服务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设计,为IT服务的部署实施做好准备,以确保为最终客户提供满足其需求的服务;
部署实施: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依据ITSS,建立管理体系、部署专用工具及服务解决方案;
服务运营:根据服务部署实施的结果,依据ITSS要求,实现服务与业务的有机结合。本阶段运营的重点内容包括业务运营和IT运营,主要采用过程方法,对基础设施、服务流程、人员和业务连续性进行全面管理;
持续改进:本阶段主要根据服务运营的实际效果,特别是服务满足业务的实际情况,提出服务改进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对服务进行规划设计、部署实施,以提高IT服务质量。
监督管理:本阶段主要依据ITSS对IT服务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服务供方的服务过程、交付结果实施监理,对服务的结果进行绩效评估。
如果将上述两个方面与传统的工业、农业产品相比较,则IT服务的组成要素相当于“生产要素”,而IT服务的生命周期就相当于“生产过程和方法”。因此,ITSS主要由IT服务的组成要素、生命周期的相关标准组成,解决了“生产要素”和“生产过程和方法”的标准化问题。
ITSS的内容
ITSS的内容即为依据上述原理制定的一系列标准,是一套完整的IT服务标准体系,包含了IT服务的规划设计、部署实施、服务运营、持续改进和监督管理等全生命周期阶段应遵循的标准,涉及信息系统建设、运行维护、服务管理、治理及外包等业务领域。
ITSS的核心价值
ITSS的核心价值是确保提供可信赖的IT服务,并通过“可信赖”促进供需双方在IT服务质量和成本之间取得平衡。
本质上ITSS本身并不是供需双方之间直接交易的IT服务,而是一套以IT服务标准为核心、针对IT服务的保障体系—即通过标准化,确保IT服务对供需双方而言都是可信赖的。
在建立IT服务的保障体系方面,ITSS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提供体系化的标准库:构成ITSS的各类标准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是供需双方之间就IT服务质量和成本达成一致的共同语言;
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除了标准以外,围绕ITSS可提供咨询、培训、认证、服务质量评价、监理以及全面解决方案等服务,确保ITSS应用具备良好的基础,并将ITSS与IT服务业的发展紧密结合。
促进服务需方与服务供方的相互信任。
推动IT服务产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
ITSS的特点
ITSS涵盖了IT服务组成要素及IT服务全生命周期所需标准,其核心特点可概括为“全面性”和“权威性”,主要体现在:
全面覆盖:ITSS全面覆盖了IT服务的组成要素、IT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同时也覆盖了咨询、设计与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数据处理和运营等IT服务的不同业务类型;
统筹规划:ITSS是一套体系化的标准库,其研发过程是从体系的规划设计着手,并按照“急用先行、成熟先上”原则而制定的;
科学权威:ITSS是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的要求,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而研究制定的系列国家标准,用于指导IT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全面兼容:ITSS是在充分吸收质量管理原理和过程改进方法精髓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由行业主管部门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联合研发的,同时与ITIL、CMMI、COBIT、eSCM、ISO/IEC 20000、ISO/IEC 27001等国际最佳实践和国际标准兼容(见附录4)。
总的来说,ITSS可确保,标准化的IT服务、可信赖的IT服务!
ITSS认证收益
实施ITSS运维服务能力成熟度级别,能够在以下方面获得明显的收益:1、促进运维业务的变革:实施运维服务能力成熟度级别,能够对运维业务重新进行审视和规划,并以运维业务的发展建立运维服务能力管理体系,提升运维业务的附加值,促进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2、提升运维业务收入:随着ITSS的宣贯和推广,越来越多的需方企业开始认可ITSS认证并作为选择服务供应商的一项条件,获得ITSS认证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获得更多的服务收入。
3、提高运维服务效率:通过引入ITSS,运维服务企业可以以运维服务业务目标为导向,建立量化的、流程化的运维服务管理体系,分析运维服务过程,为进一步提升运维服务效率找到提升空间。
4、促进企业创新:通过引入ITSS,企业员工将建立以客户需求和服务为导向的服务意识,在提升员工能力的同时,激发员工以业务视角创新服务,如软件研发人员以客户服务为导向改善软件研发。5、提高企业知名度:获得ITSS认证已经有4800多家单位,但是相对于全国众多从事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来说,仍是一个较小的数量,特别是对内地地区来说,仍然是一项稀缺的认证,通过ITSS认证,能在行业内有效提升自身的知名度,让客户更放心将运维服务工作外包给通过认证的企业,让自己更有信心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6、降低运维服务成本:通过引入ITSS,运维服务企业可以建立运维业务与运维服务成本之间的关系,梳理各项运维服务成本,准确掌握运维服务资源使用情况,平衡资源配置,有效降低运维服务成本。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运维服务市场正在发生变化,市场竞争激烈、成本攀升、行业利润逐渐降低是整个运维服务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目前IT运维业务市场进入门槛低,而客户对于运维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获得ITSS认证,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认证ITSS有什么好处?
对于企业自身而言,认证ITSS意味着公司内部的运维效率得到提高,为公司创造财富;对于服务商而言,认证ITSS代表了专业性,在同行竞争中优势更大。
自2015年发布ITSS 4.0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加快培育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工业 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为全球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在我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军民融合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TSS也必须与时俱进。
ITSS4.0+体系强调了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明确了标准体系的服务对象和产业驱动力。标准体系框架面向信息技术服务业在技术创新和业务转型方面的现实需求,实现了标准体系环境本身从离散型应用转向集成化应用,通过对基础领域标准、支撑领域标准、需求侧标准和供给侧标准的架构规划,将ITSS体系中重点标准整合成 为一个有机整体,体系框架如图所示。
ITSS认证的条件
办理四级需要的条件:具备独立国家法人地位;已按照《运维服务能力成熟度》四级特征和关键指标创建了运维服务能力体系,且已有效地运营三个月以上;需要获取运维服务能力管理、人员、资源、技术和过程等有效地证据;申请人单位专门从事信息系统运维服务业务满一年以上。
办理三级需要的条件:具备独立国家法人地位;已按照《运维服务能力成熟度》三级特征和关键指标创建了运维服务能力体系,且已有效地运营三个月以上;需要获取运维服务能力管理、人员、资源、技术和过程等有效地证据;申请人单位专门从事信息系统运维服务业务满二年以上。
办理二级需要的条件:具备独立国家法人地位;已按照《运维服务能力成熟度》二级特征和关键指标创建了运维服务能力体系,且已有效地运营三个月以上;需要获取运维服务能力管理、人员、资源、技术和过程等有效地证据;持有《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合乎性证书》(即ITSS运维服务能力成熟度三级)满一年以上。
办理一级需要的条件:具备独立国家法人地位;已按照《运维服务能力成熟度》一级特征和关键指标创建了运维服务能力体系,且已有效地运营六个月以上;需要获取运维服务能力管理、人员、资源、技术和过程等有效地证据;持有《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合乎性证书》(ITSS运维服务能力成熟度二级)满一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