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最终落地的ITSM有用、 能用、好用,除了所选ITSM符合标准方法论,还需要满足个性化需求。
那么个性化需求的风险有哪些?如何根据个性化选择ITSM系统呢?这都是值得深究的问题。
一、个性化需求的风险?
对于与其他系统接口、保密安全要求、行业监管要求方面的需求,因对产品原有流程及功能没什么影响,因此满足这部分需求没有风险。
对于基于遵循通用管理需求后,还有一些必须满足的个性化需求,在现在及未来将面临如下风险:
1、质量风险高:个性化需求不具通用性,二次开发完成后的产品未经过其他客户的实践验证,产品成熟度低,可能存在质量缺陷,质量风险高;且后续版本升级这部分个性化需求会再次成为新版本的一个质量风险来源。
2、工期长:个性化需求需要单独做需求梳理、产品设计、二次开发,还需要结合整体产品做全面测试,工期长,而且这期间还可能面临需求的调整带来的返工风险。
3、成本高:实现个性化需求,现在就需要付出额外成本;而对于后续的版本升级,因其无法直接使用通用升级版本,需要针对个性化需求版本单独开发升级版本,无法实现批量客户成本摊销,只能由个性化需求机构自己承担,升级成本高。
二、该如何选择ITSM?
在个性化需求上我们建议满足与其他系统接口、保密安全要求、行业监管要求,除此之外的其他流程管理上的需求,应尽可能遵循通用管理需求,使用最佳实践的管理流程,如果在此基础上还有必须要满足的个性化需求,则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评估风险及成本后再做决策。
那基于上述对待个性化需求的原则上,具体到ITSM选型,该注意些什么呢?
(1)产品支持接口开发:产品应支持各类标准数据接口。在这里主要是要警惕一些国外产品,因其技术封装性高,往往难以开放接口。
(2)产品提供通用可落地执行的功能:因绝大多数机构在IT服务管理方面的需求通用,为了后续尽可能避免二次开发带来的风险及后续版本升级面临的问题,应尽可能选择满足通用IT服务管理要求的成品化产品。同时选择成品化产品,因其产品全部功能都经过市场检验,产品质量风险低。
(3)产品可支持二次开发:如果在流程管理范围内还有必要的个性化需求,产品也应能够支持二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