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M,也就是ITIL软件,IT运维管理软件、IT服务管理软件,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如今,在国内面临哪些发展趋势?
ITIL专家从诸多运维项目案例,整理并发现现如今国内的ITSM软件有如下的趋势:
第一、自助化
自助化就是在传统的服务台的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自助服务端,业务用户可以自助提交问题(事件,事件的概念业务用户往往难以理解)、需求(服务请求)、查询知识库、查询问题处理进展、满意度评价等。
第二、标准化
产品化和开箱即用将是ITSM/ITIL软件的主流趋势,而非“项目化”。过去我们遇到的定制化项目非常多,现在已经在减少了,有些客户,甚至是一些行业和区域龙头客户,有些已经愿意接手标准化的产品了,甚至是SaaS模式,他们愿意和厂商一起往前走。当然,在国内大量的客户化还是有的,比如说流程的客户化和外围系统的集成等等。
第三、SaaS模式
企业非常关心ITSM软件的实施和投入使用的速度,尽量减少定制化开发。开箱即用和SaaS模式的“开通即用”的模式有利有弊,可以大大缩短实施时间。适合标准化的ITSM/ITIL软件应用几乎包括了所有常用的ITIL软件模块。ServiceHot的ITSM是分版本(免费试用版、专业版和企业版),SaaS模式也是如此, SaaS模式,或者本地标准化部署按年付费的订阅模式将加速系统实施、提高回报,同时将改变ITSM/ITIL软件业态。
第四、和Devops结合的自动化
现在的Devops已经越来越被更多的行业客户介绍,ITIL V4企业也非常推崇自动化。未来如果ITSM厂商在自动化的上做得更好一些,那么就能走在前面。这个和自动化的结合,可以体现的方方面面,比如自动化的巡检、自动化的资产发现,和Devops或者自动化运维平台结合的自动化的变更和发布、故障自愈等等。
第五、将CMDB从ITSM中剥离出来
CMDB的概念本身来源于ITIL,在大多数的ITSM中也有CMDB或者配置管理的模块。但是现在有一个趋势就是CMDB从ITSM平台中剥离出来,变成一个和ITSM并列、基础的东西。CMDB平台的作用是管理一切IT硬软件资源、状态及关系映射,为上层平台提供数据消费,比如以下几点:
1. 读取CMDB平台中的数据为ITSM管理流程用于资源定位、故障根因分析、基于配置项关系的变更影响分析等;
2. 读取数据为巡检任务提供支撑;
3. 读取数据为容量管理及分析提供支撑;
4. 读取数据与流程记录关联形成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一个以资源为核心和视角的履历表,可以看到一个资源的历史事件、问题、变更等等。
5. 读取数据与外部供应商、合同管理及项目进行关联,便于数据的一致性及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