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弱电综合布线解决方案》

数据网络机房 综合布线解决方案


标签、跳线、双绞线、光纤、桥架


近年来,随着通信产业的发展以及企业信息化的加速,机房的建设也出现了新的模式,分散式小型机房,如移动基站、户外机房、网管中心、小型计算机室等,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综合布线系统的国外标准主要有: 
ISO/IEC 11801:2010信息技术-用户基础设施结构化布线 
ISO/IEC 14763:2012信息技术-用户基础设施结构化布线的安装和操作 
ISO/IEC 14763-3:2014信息技术-用户基础设施结构化布线的安装和操作-光纤测试 
ANSI/ EIA / TIA -569 商业大楼通信通路与空间标准 
ANSI/ EIA / TIA -568-C 商业大楼通信布线标准 
ANSI/ EIA / TIA -606-B 商业大楼通信基础设施管理标准


设计规划: 
1、实用性 根据机房的大小、设备的多少来进行具体的机房综合布线。 
2、全面性 机房组网过程中,网络、服务器等设备放置位置应当统筹兼顾,网络布局要考虑周全,尽量让各种设备和综合布线系统处于合理的位置。 
3、可靠性 组网无论怎样布局,最终的目的是保证我们的局域网的所有设备能可靠稳定地运行,使得网络能正常运转。 
4、便于维护与升级 机房网络的组网不是一成不变的,会经常扩充点位;在进行机房综合布线方案设计时,应考虑到便于以后网络的维护与升级操作。

图片

机房综合布线实景图


机房综合布线施工: 
机房综合布线系统要求距离尽量短而整齐,排列有序,具体的方式有“田”字形和“井”字形两种。其中:“田”字形较适用于环形机房综合布线,“井”字形较适用于纵横式机房综合布线。 
1、地板布线: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机房综合布线方式,它充分利用了地板下的空间,但要注意地板下漏水、鼠害和散热,还应保证在每个机柜下方开凿相应的穿线孔(包括地板和线槽)。 
2、吊顶布线:该布线方式特别适合于经常进行综合布线的机房,此方式中吊顶内包含了各种布线电源、弱电布线,在每个机柜上方开凿相应的穿线孔(包括地板和线槽),当然也要注意漏水、鼠害和散热。



综合布线弱电施工一般规定:


  1 、适用于住宅单相人户配电箱户表后的室内强弱电电路布线及电 器、灯具安装。


  2 、配电箱户表后应根据室内用电设备的不同功率分别配线供电;大功率家电设备应独立配线安装插座。


  3 、配线时,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住宅相线( L )颜色应统 一,零线( N )宜用蓝色,保护线( PE )必须用黄绿双色线。


  4 、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电阻必须大于 0.5M Ω 。


  5 、各弱电子系统均用星型结构。


  6 、进线穿线管 2~3 根从户外引入家用信息接入箱。出线穿线管从家 用信息箱到各个户内信息插座。所敷设暗管(穿线管)应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聚氯乙烯管(硬质 PVC 管)。


  7 、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50%~60% ,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40%~50%。


  8 、所布线路上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离要求时,应采用钢管。


  9 、暗管直线敷设长度超过 30 米 时,中间应加装过线盒。


  10 、暗管必须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 ≤ 15 米 ,且该段内不得有 S 弯。连续弯曲超过 2 次时,应加装过线盒。所有转弯处均用弯管器完成,为标准的转弯半径。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三通四通等。


  11 、暗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该管外径的 6~10 倍。


  12 、在暗管孔内不得有各种线缆接头。


  13 、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最大输出功率。


  14 、电线与暖气、热水、煤气管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 300mm , 交叉距离不应小于 100mm 。


  15 、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牢固,涮锡并用 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16 、暗盒均应该加装螺接以保护线路。